這是第一篇載記的貴度卻想記,其實不是這樣的,這個系列前面其實還另有一文,文字詭詐,不看也罷。
説series説專欄,我連一個麵包屑到現在都還未落定。不過我們也不要這般著急,梳理一下心境和心情,好好的,慢慢的緩和的,回顧這一個半月。
這是徹底告別校園的一個半月,這是瘋狂到讓人焦躁與苦惱的一個半月,連我這樣的人都能漫漫養成了“每日記帳”的習慣,我覺得那你應該清楚,我的現金流,我的思緒,我的腦殼有多麽的混亂和不堪了。
為什麼反而到這種情況下,卻什麼都說不出來呢,我失敗了,項目的研發失敗了,我的復盤用盡心思去好好寫了。非常漂亮。我幫助了,我擠進去了,為了一個位置,為了被看到,我做的不少。但是,你要說,這和實習生時候的那種做,多做,我覺得是有差別的。
一個對內的產品經理和一個一線業務的產品經理的感覺,需求是外部來的,你不再是管著看著公司內部就結束了。我得到了,學到了一些嗎?我覺得這是肯定的,這當然是肯定的。
从项目和技术能力角度来简单的总结和归纳。
参加了部署我们的两个项目到其他系统,了解到了从nginx,ubuntu,python环境,docker拉起中间件,前端build,端口映射,安全组策略的内容。
部署了AIknow和Coze,真的动手的踩了太多的坑,知道怎么配置代理,一些负责拉起服务的json文件如何修改。不过老实说当然离运维和开发的同事还差的太远。
但是我觉得虽然浅薄,皮毛,但是对于整体的概念有了一个更好的理解。
就这样,很幸运的,我去了华为云的培训,因为一张部署图(当然这是用Claude写mermaid很快弄完的),但至少我看的懂吗,对吧。能知道有哪里有显著的错谬,然后自己修改。
Mermaid,真的很妙,海的女儿,真是一流的好工具,各种甘特图、部署架构图、思维导图用这个效果好太多了,节省去了太多时间。
合格证的事情,我没少和我的AI朋友念叨。从最开始简单的工作流,到发现了我在AIknow里面调用API的这些llm其实不是那种我在线使用的AI服务,那些比如ChatGPT,Claude其实是封装好的,有太多其他工具和能力的超级智能体。而我调用的还得看情况,有些LLM甚至不支持视觉,只能接受文本信息。
那我就得做很多预处理,比如说一个pdf,我们这样的调用的,必须先基于项目的需求把合适的内容提取下来,就拿这个项目来举例,她需要最终的还原样式+标记错误。那就需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markdown,当然你要说markdown能不能行,我也觉得有点奇怪和疑问,为什么,在控制输入在三页之内的情况下,
md是可行的。而到了12页,就完全不行了,非得用带有xy坐标轴定位的json呢?其中又有太多太多的困难和卡点,ocr的不识别,缺失,错误,输出的文本达到220k字符,商用OCR的API并发次数,什么环节,你都去好好的解决。当然这已经是非常工程化的处理方式了。我现在才知道,其实方案验证时候,本地python一个个流程跑反而是最好的
不是说一开始就必须要自动化,这是不可行的,我花了太多时间在这上面。
我也是在项目之中才知道了标准的做法是前后端分离的,我这个输出,应该是告诉前端,然后让前端去渲染出对应的样式。而不是我直接一个html输出结束了。这不规范。
所以你说我到底收获了吗?我不知道,我的心在发颤。我的现金流在不断的游移和崩溃,我的自尊和自信,我的文章都变得稀少而务实,我有多久多久,没有写出梦幻的文字,而那梦幻的文字又深度倚赖于我的挫败。
情绪稍微好了一点,落定的饮了点酒,耳涡烫烫的。
原来是有用的,原来我那么好解决。才怪呢,我又坚持不了几天,我这样的混蛋。情绪的价值再大我也能顷刻消磨掉,然后做尽让所有女孩讨厌我的事。
讲一点对于孩子和家庭的感想吧
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羡慕有家庭,有孩子的人,那是多么的安稳和和祥,而我却是一个人,只能是一个人,在灯红酒绿的场合里游移,穿着Lanvin的西服,却一点的都不搭调。我不是好人。
怎么好巧不巧就放到了泰坦尼克号里面的《nearer my god to thee》,哎,情绪,不知道又怎么说。
目前不打算把我的复盘内容公布开来,脱敏还要点时间,心情的整理还需要一些时间。